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政策利好,资本加持 | 2024年3D打印展望:保持乐观

时间:2024-05-07 预览:1

应用破局,将重塑很多行业

过去,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市场教育,向人们介绍什么是3D打印。如今,十年过去了,3D打印不仅已被广泛认识,并大家也从早期的观望转向积极应用。现在,3D打印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真正价值。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实验性技术,而是成为了生产和制造中的重要工具。

回顾2023年,在3D打印领域出现了多个重要事件:3D打印火箭发射升空;华为、苹果等引入钛合金3D打印;3D打印现象级玩具萝卜刀的流行;3D打印人像手办的再次兴起;3D打印房屋已真正用于居住。此外,在医疗领域,3D打印应用也从术前导航拓展到了植入体内。

而这些只是缩影,它们预示着3D打印正逐渐成为多个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3D打印应用的不断拓展,它将引领新的业务模式、革新产品设计方法,并彻底改变生产流程。很多行业或许会因此而改变。与此同时,这种变化也将促进3D打印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提供更低的使用成本,更高效的打印技术以及更多的可用材料。

政策利好,行业走上快车道

2023年1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3年度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其中,工业领域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27个,医疗领域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11个,文化、体育领域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3个,建筑领域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1个,标志着3D打印技术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

典型应用场景的背后,不只是代表了3D打印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更是意味着行业将获得更多政策上的扶持和市场机会。这将助推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加快产业化进度。

同样是在12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司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涉及3D打印(增材制造)方向全部被列入鼓励类。在《目录(2024 年本)》智能制造大类中,明确提出鼓励增材制造装备和专用材料:金属增材制造装备及专用材料,非金属增材制造装备及专用材料,生物增材制造装备及专用材料,激光器、电子枪、扫描振镜等关键零部件,增材制造专用软件,增材制造综合解决方案和生产服务。此外,在建材、医药、机械等多个行业都有涉及3D打印。

将3D打印技术列入鼓励类,代表着这一技术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政府的支持通常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流向这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研发资金、税收优惠、优先审批等政策利好。这无疑为3D打印相关企业进行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商业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024年1月2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多部门印发《广东省培育激光与增材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该计划旨在推动激光和增材制造产业的战略发展,已获省政府批准。

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重镇,其对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的重视,反映了这一产业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行动计划将有助于集中资源和优势,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3D打印产业集群。

2024年,与过去十年相比,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政策上的支持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资本加持,倒三角格局初显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3年3D打印行业共发生31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约为60.11亿元。其中,有10起的融资额超过1亿元,最大的单笔融资是铂力特完成的30.07亿元定增。此外,2023年4月17日,华曙高科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1.05亿元,这也是国内第二家真正意义上的3D打印上市公司。与此同时,联泰科技、金石三维、易加三维、创想三维以及摩方精密等行业巨头也正走在IPO的路上。

通过比较近两年的融资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多家企业已持续获得融资。例如,在今年融资额过亿的十家企业中,铖联科技去年完成了1.4亿元的A轮融资,摩方精密则实现了3亿元的C轮融资。同样,铼赛智能、MOODLES魔斗仕、胜马优创、中体新材和高能数造等企业也持续受到资本的青睐。

这也意味着,在3D打印行业内各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那些领先的企业可能会通过价格战、市场占领等策略来巩固或扩大市场份额,这对于那些刚起步或未能吸引足够资本关注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以往3D打印企业的收购在国内还很少见,但相信在未来几年内,行业的合并与整合势必将变得更加频繁。

以上是资源库基于自身对于行业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随着3D打印进入关键的一年,我们也咨询了20多位行业内的专家,包括设备厂商、材料商以及资深玩家,他们对2024年3D打印发展预测有自己的看法。展望2024年,用户扩展、技术成熟、成本降低、发展提速等是被提及最多的关键词。

2023年7月,一则关于苹果正在积极引入3D打印技术的消息迅速传开,引发了大量关注。此外,荣耀发布的Magic V2折叠屏手机更是直接官宣采用了3D打印制作手机的钛合金卷轴轴盖。随后,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纷纷表示看好钛合金3D打印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前景,并预测其市场空间有望超过百亿元。

镭明激光总经理关凯透露:“在3C应用方面,爆发概率很大,但不一定会集中在手机钛合金中框,目前这还处于验证阶段,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同时,粘结剂喷射(BJ)技术在3C行业的爆发也不是必然的,可能会是其他民用领域。”他继续说:“2024年发展的大方向依然是以选区激光熔化(SLM)为主流,其整体市场占比将持续增加。同时,电弧增材(WAAM)预计会有显著增长。预计打印设备和零件的价格会有明显下降。航空航天相关行业的增量仍然是最大的,除了去年已经爆发的细分领域之外,我非常看好热管理方面的应用。”

格智学院CEO迟科萌对电弧增材在2024年的发展持相同的乐观观点。她认为:“电弧增材有望突破国防三航领域,进入民用市场的应用场景。如能源、铁路、汽车、建筑等行业中,都有龙头企业和院校科研正在推动相关应用的验证、标准的开发等。粉末床熔融市场格局趋于成熟,定向能量沉积(DED)已经成为增材行业的新热点,而电弧增材作为主流的定向能量沉积工艺,目前备受关注。可以预见,2024年电弧增材领域会有较活跃的投融资新动态。”

迟科萌补充说:“虽然电弧增材的装备发展趋于成熟,已基本具备支撑科研和生产需求的水平,但目前所使用的丝材还主要是传统焊丝,不能完全满足增材应用需求。因此,下一步将是在材料上进行发力。目前,包括院校、材料供应商等都在积极投入开发专用于电弧增材的新材料。”

似乎大家都在等待一个现象级应用的出现。2023年,苹果公司把另一种3D打印技术也“带火”了。据报道,Apple Watch Series可能采用了金属粘结剂喷射(MBJ)工艺来制造一体成型的不锈钢金属表壳。易制科技创始人蔡道生表示:“事实上,粘结剂喷射(BJ)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是一个大势所趋。这不仅包括已经完全成熟应用的砂型打印和高分子打印,还有刚刚崭露头角的金属(陶瓷)打印。”

他继续说道:“可能更多人关注的是MBJ金属3D打印,它在大批量制造小型零件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未来我们会见到越来越多过去采用SLM技术的产品转向采用MBJ技术。另一方面,基于性能和设计驱动的新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地直接采用MBJ技术来生产。2024年将会是用户对MBJ技术建立信任感的一年,之后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将会显著提高。”

除了BJ技术之外,粉末挤出打印(PEP)也可以间接打印金属或陶瓷,这是由升华三维推出的一种基于烧结工艺的新技术。升华三维总经理吴敏表示,2024年将是间接3D打印技术“自我证明”的关键年份。需要继续深挖细分市场,拓展应用边界,创造独特价值。

吴敏说:“在这个过程中,间接3D打印技术既可以在增量市场上实现差异化,也不可避免地会与其他3D打印技术和传统制造技术直接竞争,通过精度、效率、成本的比拼。逐渐,它将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主流3D打印技术力量。”

金属3D打印不仅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而且在模具这一细分领域也有显著成就,尤其是在传统工艺难以加工的随形水路方面。

毅速科技副总经理王利军表示:“在装备方面,金属3D打印装备将逐渐深入到细分领域。模具行业对3D打印的致密度、抛光效果和效率要求更高,因此,更能满足模具行业需求的专用打印设备将会出现。在材料方面,预计新材料开发将迎来较快发展。不断推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新材料,如高导热不锈钢粉末EM201、高抛光不锈钢粉末EM191S等。预计热作钢粉末材料也将推向市场,这将全面推动模具3D打印的发展。在应用加工层面,模具3D打印的随形水路已经广泛应用。未来,诸如透气钢的打印工艺、免除减材加工的精密打印、可以减轻工件重量的拓扑优化工艺等,都会加速在模具打印上的应用。”

当我们谈论粉末床熔融(PBF)工艺时,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选区激光熔化,另一种典型技术是激光选区烧结(SLS)。根据Wohlers Report的报告,从2021年开始,高分子聚合物粉末材料的使用量超越了光敏树脂材料,成为了使用量最大的3D打印材料。预计在未来5年内,随着3D打印技术继续向小批量制造和最终产品应用端增长,全球范围内高分子粉床技术将快速增长。

盈普三维CEO翟莲子看来,中国近几年的高分子粉末材料使用也在起量,尤其尼龙粉末,但应用水平和体量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批量制造的应用扩大,粉床技术的使用成本会大幅降低,除了单体设备,材料成本降低以外,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智能产线设备会应运而生。”翟莲子说,“此外,低值的消费级SLS 3D打印设备也会逐渐走进中小企业和个人应用场景。”

联泰科技总经理马劲松在谈到2024年3D打印的发展趋势时表示出了极大的信心。他说:“2023年,增材制造技术已经在不同的行业领域成功应用。预计到2024年,该技术将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电子电器、文创等行业实现更加深入的应用,小批量生产及终端应用场景的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作为光固化领域的老牌3D打印厂家,联泰科技在光学系统、电控系统、软件系统等方面技术领先,已深耕多年。展望2024年,马劲松表示:“光固化3D打印设备将向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例如,立体光固化(SLA)的无级变光斑打印技术能够智能识别样件特征并自动匹配扫描光斑;设备集成了图像检测系统模块以实现坏件检测功能。而数字光处理(DLP)机器的改进方向包括离型膜寿命智能检测、智能化自动识别打印工艺包、掉板检测功能等。”

此外,2023年的金属机市场可谓是炙手可热,联泰科技很明显不想错过这波红利,马劲松告诉资源库,接下来公司也将加快推出金属机新品。

据报道称,全球3D打印陶瓷市场预计从2023年的4570万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6110万美元。此外,预计到2034年,这一市场的价值将达到1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2.9%。关于陶瓷3D打印的发展,乾度高科装备总监顾荣军提出了他的几点看法:

1、高精度、大幅面的陶瓷3D打印技术将会打破现有尺寸限制,为批量化生产和大尺寸构件增材制造带来发展机会。
2、克服现有增材制造技术方法的缺陷,探索新的工艺,出现新的增材制造工艺方法。提高产品性能和制造效率。
3、具有一定产能规模的3D打印工厂,在应用端不断突破,实现大批量工业化制造。
4、先进材料和高端装备的交叉持续发展,服务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能源动力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解决“卡脖子”难题。
5、通过持续的关键技术探索和创新,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和优化,构建更加完善和高效的陶瓷3D打印生态系统。这些突破性的技术进展将为行业带来更加振奋人心的未来。

3D打印不只是往生产大件的方向发展,它也可以做得足够小,比如2μm。摩方精密市场总监邢羽翔表示:“2024年,是任重而道远的一年,微纳3D打印行业将继续深耕扩展到终端生产应用领域,为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移动通信等行业提供更加专业化、智能化、产业化的解决方案。当然,就微纳3D打印自身创新发展而言,相信在今年,我们能看到更多新材料的开发和多功能技术的突破,以及来自不同企业、行业融合构筑的增材制造生态圈,共同推动我国智能制造和未来产业的长远发展。”

除了以上工艺,熔融沉积成型 (FDM),也称为熔丝制造 (FFF)相对来说更为常见。之前,我们经常把这类设备通过价格区间划分为工业级,专业级和消费级。但现在这一界线正在变得模糊,Raise3D 国内市场总监裴梁超表示,“原本按照价格进行分级的消费级、专业级和工业级产品的逻辑标准正在变化,现在我们看到一些消费级的产品的打印质量已经和专业级差别不大,而像之前划为专业级的Raise3D Pro3系列,正在大规模地被像嘉立创这样的工业或者生产级客户使用。”

上海阿密斯联合创始人黄卫星对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FDM机器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传统按价格分类的做法,随着更多的终端应用深入,有望分为生产级别和非生产级别。他定义阿密斯为生产级FFF2.0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以终端客户的实际应用为中心来定义连续生产工艺和产能。黄卫星同时指出:“随着FFF2.0解决方案的日渐成熟,以总拥有成本(TCO)为评估方式的生产级客户和服务商在2023年增长明显。不同于开源FDM机器,打印成功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和规律维护&免维护,成为排名前三的需求。”

此外,消费级3D打印机常用的高速度等同于高打印效率的描述,黄卫星认为并不准确,切片中的打印速度设定,无法线性对应FDM的产能和挤出效率。

在展望2024年时,远铸智能总经理韩成超表现出自信与乐观。他说:“新的一年,我们相信3D打印市场将持续蓬勃发展。重点在于可持续性、更快的打印速度、成本效益以及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在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电子制造等领域,3D打印的应用将继续扩大。同时,3D打印服务市场的增长能进一步教育下游终端客户,并向他们展示3D打印技术在产品创新以及生产制造环节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和价值。”

韩成超补充说:“作为3D打印行业的生产力载体,设备的理想目标将是在降低总拥有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设备和生产流程的可靠性和产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3D打印作为数字化制造技术,将深度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嵌入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之中,助力构建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中国3D打印机的出口量突破了355万台,总出口值达到61.5亿元。在这其中,消费级3D打印机占据了绝大多数。接下来,该领域的两家龙头企业,创想三维和纵维立方都发表了他们对于2024年的行业发展趋势看法。

创想三维的观点是:“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消费级3D打印产业已经迈入新的临界点。2024年,3D打印机的整体形势将不断向好,但市场环境对整个产业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从产品角度看,将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行业将专业化,细分应用将全面释放,不断探索场景化和专业化的道路,材料的应用也在变得更加多元和智能化。更高精度、更快速度、更易维护的技术突破,已成为专业应用的首选。另一方面,3D打印技术正在向普通消费者普及,提供更多的消费价格选择,操作更容易,更加省心,成为新消费群体尝试3D打印的首选条件,这正是技术研究的关键方向。”

纵维立方的看法大体一致,他们表示:“消费级3D打印行业未来将呈现应用更普及和产品更易用的趋势。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消费级3D打印机价格变得更亲民,更易为大众所接触。技术门槛的下降拓宽了用户群体,不再局限于极客,而是包括更广泛的普通大众。用户群体的扩展促使厂商提升3D打印机的易用性,使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上手。此外,消费级3D打印行业在政策支持方面迎来积极变化。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鼓励和支持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政策对3D打印技术的支持将为其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普及。”

事实上,材料挤出工艺不仅包括使用线材的FDM/FFF技术,还有使用颗粒原材料直接打印的熔粒构造(FGF)技术。阿博格渠道经理季仲恺更具体地探讨了颗粒3D打印的优势和发展难点。他对资源库表示,颗粒打印补充了热熔塑料挤出技术的几个短板:

关于颗粒打印市场的几个难点,季仲恺提到:


很显然,颗粒3D打印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和大多数3D打印技术一样,关键还是在材料上。还有一种挤出工艺是更偏工业应用的,那就是连续碳纤维3D打印

阿奈索(Anisoprint)总经理刘瑞表示:“有别于广义的碳纤维3D打印,连续碳纤维3D打印可以达到金属级别的强度,实现真正的工业化应用。但是,这种技术对设计的要求较高。即使在欧美市场,这项技术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对其的理解和运用也在持续发展。从高强度工装夹具,已经形成近十亿规模,转到航空内饰件、高端汽车零部件、机器人关节等终端零部件的使用,以代替铝合金件,以达到更高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

他继续说:“对于国内市场,目前还处于从科研过渡到工业的萌芽阶段。尤其是国内的科技型企业,出于对新技术的风险及成本考虑,连续纤维的应用发展较为缓慢。但随着Anisoprint的本土化,设备及材料成本大大降低,企业尝试的成本也显著减小。相信,连续碳纤维3D打印在工业领域的推动将取得更大的成果。”

3D打印设备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材料的创新,下面是几位材料厂商对2024年行业发展的见解。

中航迈特创始人、总经理高正江表示:“在金属粉末材料产业领域,特别是钛合金细粉,得益于消费电子等3C领域的青睐,将迎来规模化需求。2024年,对于粉末的产能要求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高品质供应能力。另外,随着国产大飞机等项目的持续推进,高强铝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末也将迎来更多可能性。伴随金属粉末材料产业化需求的大幅提升,以及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行业机遇,智能粉冶装备的市场需求量可能会在今年实现一个小高点爆发。”

他补充说:“在多激光、大尺寸的争夺之战同时进行的背景下,金属3D打印装备将更趋于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民用领域的青睐,国产化、低成本、高精度等高性价比金属3D打印机将更受欢迎。”

中体新材总经理刘莹认为:“随着2024年的到来,先进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将促进技术改革和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传统制造格局正在逐步打破,新的市场机会层出不穷。3D打印技术的应用正在从军工航空航天转向更多的民用市场。苹果、华为、小米等消费电子厂商的加入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整个行业的产能产量也将出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在金属材料端,除了要求可打印材料品类更丰富、产品性能提升外,对供应商在产能提高、成本降低以及循环利用、低碳绿色环保等方面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高品质、低成本的3D打印金属粉将成为推动3D打印技术向更多民用应用场景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将日趋凸显。”

除了粉末材料外,3D打印线材也是更为常见的材料。eSUN易生总经理杨义浒表示:“3D打印正在进入快速增长的通道,并正逐步实现从原型制造到终端零件制造,从消费级应用向工业级应用的拓展,从小批量生产向批量化制造的发展,以及从单一材料向集成方案的重心转移。展望2024年,3D打印材料将呈现快速打印性,同时还将由通用性材料向工程性、功能性材料发展。”

他还说:“此外,eSUN易生自身也将深入探索新技术工艺,结合公司在聚乳酸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上的优势。我们将开发SLS粉末打印材料,实现PLA粉末打印的产业化,为行业提供更加绿色环保的替代产品。”

我们一直在说“衣食住行”皆可打印,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时印科技CEO李景元说:“在食品3D打印领域,我们通过多年的发展,在产业化应用上做了许多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体验式消费场景中,共享3D打印设备使3D打印技术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激发了大众对此技术的兴趣。与此同时,国家政策支持文旅产业发展,为线下消费服务市场带来新机遇。3D打印在文旅应用领域有望实现新一轮增长。此外,随着国家对食品3D打印产业的支持增强,并将其纳入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预示着将有更多技术和资金投入。AI技术的进步也将推动3D打印软件的实际应用,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个性化服务。”

李景元最后表示:“整体市场环境的内卷加剧,对企业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都需要回归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发展初心,摒弃浮躁的心态,专注于做好产品和服务,走精细化运营的发展道路。”

当我们提到“吃”,往往会想到“住”的问题。2023年,国内的3D打印建筑案例层出不穷,这让我们真正体验到3D打印已经开始融入生活。冠力科技CEO田冠飞表示:“过去我们提到的是混凝土3D打印,现在我们谈论的是建筑3D打印。这是因为大家看到了这个技术的进步和实际应用。过去,我们统计的建筑3D打印工程,单体面积超过10平米;后来,我们开始统计单体建筑面积超过50平米的项目。预计从2024年开始,会有更多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00平米的工程。”

他补充道:“2024年,建筑3D打印工程的示范项目将会显著增长。目前,建筑3D打印最大的短板仍然是设备,包括便捷度、低成本、大尺度等方面,这些都是未来建筑3D打印机的重点攻关方向。”

田冠飞最后还提到:“国内的发展趋势可能落后于国外,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和温热带地区,比如中东地区,发展非常迅速。”

2023年,还有两个赛道非常热门,即3D打印人像和眼镜,相信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会越来越常见。赛纳三维副总经理赵哲指出:“今年是3D打印技术普惠元年。3D打印市场已经扩展到普通消费者,产业活力增强,市场容量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消费医疗和文创设计领域,3D打印眼镜和人像手办显示出巨大潜力。”

赵哲补充说:“数据显示,仅有17%的消费者能够找到合适的传统眼镜。3D打印眼镜通过精确匹配用户瞳孔和镜片中心,能够提供更好的视力矫正和近视预防。此外,3D人像手办也成为一个热门市场。在大运会上亮相的3D照相馆,使得人像手办定制更加广为人知。”

2023年,随着萝卜刀、伸缩剑、龙蛋等3D打印玩具的爆火,3D打印农场主作为一个新的群体被大家所知。然而,如何才能够持续地让机器运行,这是把这件事情做下去的关键所在。3D打印知名UP主阿文菌表示:“我们理解的3D打印农场,绝对不是以恶性低价去竞争的。其实,农场主也只是拥有多台打印机的消费者。如果一个农场主只做代加工,并靠底价来获取订单,这样的做法是不长久的。”

阿文菌补充说:“农场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先建立渠道、获取更低价的原材料、找到更合适的场地、争取更便宜的电费、雇佣更具性价比的人工。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农场主们还需要全面提升整个团队的价值,此外,农场主目前的趋势并不算太好。有能力的农场主也不会去接低价单。相信未来几年,农场主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复志科技市场总监裴梁超也对农场主的发展提出了他的观点。他指出:“今年,像萝卜刀、龙蛋这样的面向拼多多、抖音,以及海外的TEMU平台的爆款订单显著增多。这些消费级的所谓代打服务,部分取代了义乌工厂的模式。在义乌还未开出模具之前,这种方式可以挣一笔钱;但是,这些订单缺乏持续性。此外,对于玩具本身也缺乏设计、专利和IP授权,很容易陷入到了CNC过去几年的模式——疯狂加设备,然后自己把自己卷死。做大之后也容易引发侵权的纠纷。更不用说税务、用电等实际存在的许多灰色地带的法律风险。”

裴梁超给到的建议是:“要么挣快钱然后上岸转行,要么控制规模,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同时更早地解决这些灰色问题。”

最后,3D打印离不开数据的支撑,而3D扫描仪是获取数据的利器。埃太科(Artec3D)市场总监荣健表示:“三维扫描在工业市场中主要用于检测和逆向工程,同时也向其他领域扩展,比如医疗、文物保护、VR/AR等,它们都是数字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关于未来,我认为三维扫描与3D打印之间的结合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3D打印技术使用门槛的快速降低,未来可能会爆发出大量对高品质三维模型的需求。反过来也是如此,有了大量优质的三维数模支持,3D打印应用场景的深度和广度在未来几年会持续进步,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我们始终相信,在制造业中,3D打印终将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继续前行,属于我们最好的一年,仍然是下一年。